低齡留學所為何?聽聽家長們的看法!
2018-11-28 10:52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曾旭 劉星宇
日前,教育部正式發布了2017年我國出國留學生的人數,數據顯示,中國出國留學人數首次突破60萬大關,達60.84萬人,同比2016年增長11.74%,依然是世界最大留學生生源國。根據數據顯示,這些留學生的年紀普遍偏小,大多數在13-18歲,占總人數的50%以上。
近年來,低齡留學已蔚然成風,同時成為了不少社會事件的焦點。例如2016年洛杉磯中國留學生欺凌同胞案,犯案者就是一個才18歲的小留學生,;2017年的多倫多街頭斗毆,兩名19歲的中國留學生大打出手,最終一死一傷。雖然,低齡留學生頻頻出現事故,但仍有不少父母堅持將孩子送出國外念書,這是為什么呢?
低齡留學熱發生在身邊
記者的鄰居金女士,她的小女兒才11歲,目前正在英國留學。金女士告訴記者:“國內讀書負擔其實一點不比把孩子送出去輕,從小升初開始就奧數占坑,幼兒園也是天價,擇校費又貴,這些都花了算算跟把孩子送出國讀書的成本相差不會太大?!彼J為把孩子送出國讀書是一種很自然的現實考慮。
陳先生的兒子今年14歲,要參加中考了,他的看法是:“為什么送孩子出國?因為成績不好,國內考不上好大學,未來沒飯吃啊?!币驗楹⒆映煽儾罡鞔蛩?,比如送孩子出國“鍍金”。
在留學低齡化趨勢越發嚴重的今天,這趨勢的形成有多重的原因。父母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孩子在海外上學的壓力更??;父母對留學的看法改變等都是留學低領熱的原因。
年輕父母開放心態
現在的80,90后父母們,思想更加開放,經濟條件也更加優越,和送孩子到國內讀重點高中相比,雖然海外留學的費用要高許多,但對于不少家庭來說費用并不成問題。
也并不是每個出國留學的學生,都背負著父母“學成好找工作”的期望。越來越多的父母不再簡單地用分數衡量孩子的優劣、好壞,而是希望孩子們綜合發展,送他們出國讀書,不少家長就支持“邊玩邊學習”的心態。還有一些家長讓學生在海外“單過”,是希望讓其磨練心志,吃吃苦頭。
海外國內都困難
不是說海外名校競爭不激烈,不過相對“萬人過獨木橋”的高考競爭,在世界范圍內申請一所名校還是費力小一些。國內高考生選填志愿時,一般只能同時選幾個一本學校,落選就只能選擇相對較差二本或者重讀。而申請留學時,有6-7個志愿學??晒┻x擇,甚至不局限在某一個國家,相對勝算要比國內升學大。
同樣,國內初中升高中面臨拼重點的壓力,如果異地擇校就要根據當地教學重點重新熟悉考試,重點學校名額有限,生源眾多,“蛋糕均分”很難實現,也促成了一些初中生放棄中考到國外讀書。這些學生到國外就讀時,有些直接銜接到與國內水平相當的班級,有些為更快適應當地生活或者進一步升班有基礎,甚至自愿降低一級,等于重新讀初中。
雖然避開國內高考這座“獨木橋”,但從小離開父母生活,缺少來自父母的關懷教育,獨立生活在境外,如何生存也是一個大問題。國內競爭大,境外生存有壓力,這兩個選擇都各有利弊。
低齡留學優勢盤點
低齡留學一直存在很大爭議,但它的優勢卻也是不可忽視的。
第一,可以給孩子一個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我國基礎教育階段更加注重理論教學,而在美國等歐美國家,中小學階段更加注重創新、實踐、開拓能力的培養;在美國等國家進入知名院校學習的機會,要比在中國參加高考容易獲得一些。
第二,有利于孩子接觸外國新文化的熏陶。青少年階段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在國外本土教育的培養下,留學生更容易適應新的文化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同時良好的語言環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學語言的枯燥乏味。
第三,有利于創造力的培養。低齡留學生在思維還未完全定勢之前接觸到全然不同的文化壞境,他們更擅長比較兩種文化與思維方式的異同,他們沒有文化定勢的束縛,他們的創造力也比從未留學的人更強,很多人都會發現那些在外留學的學生分析問題的方式要和國內的學生有很大的不同。
最后一點,低齡留學有利于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在國內,很多父母都會為孩子盡量做自己所能做的,而到了國外,孩子離開家長的庇護,就需要完全獨立的生活和學習,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可以培養自己的自理能力。
什么樣的孩子適合出國留學?
家庭經濟有保障
對于大部分家庭來說,留學的資金是個大問題。出國留學是筆不小的資金投入,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
自控能力強
低齡留學的孩子處在青春期,思想活躍,心里叛逆,人生觀和世界觀還不成熟。而國外的一切,對青少年來說都是新奇的。如果沒有強大的自控能力,留學就是件危險的事情。
獨立能力強
留學往往意味著遠離家庭的庇護,離開熟悉的環境。大部分人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都會產生不適應的感覺。在生活和學習方面,小到穿衣吃飯、大到選課出行,這一切都需要靠自己。這就需要留學生們去適應國外的生活,去嘗試獨立生存在一個沒有依靠的城市。
在低齡留學熱潮中,如何理性思考留學的利與弊,判斷孩子是否適合留學,這才是家長對待留學的正確方式。一味地推崇留學,或是一味的抵制它,這都是不可取的做法。留學生活有利有弊,選擇權不僅在家長手中,更在孩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