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閑話 | 我走、我看、我思(十)——法國瑞士行總結感悟
2019-03-11 18:40
來源:
作者:
12月3日到10日,我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和中國亞布力法國瑞士訪問團一起,在法國、瑞士參觀了一些企業,看到了一些不同的風景,也產生了一些有意義的感悟。
行程結束后,我以“我走、我看、我思”為總標題,在“老俞閑話”中,和大家分享了我一路經歷的事情和思考。到昨天為止分享已經全部結束。后來想了想,還應該有一個最后總結,這樣才算徹底了斷我這一路的心愿。下面是我總結的一點小小的感悟:
第一、要么不做,做就最好。
LV和Piaget,一個是箱包的奢侈品,一個是手表的奢侈品,它們之所以能夠做出來,并且百年不倒,品牌價值越來越強,是因為對于品質的極致追求。到這些公司的手工作坊去,那里的工人,心如靜水,工匠精神凸顯,做出來的產品一絲不茍。
LV工作人員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一個箱子,因為扣鎖安裝偏差了幾厘米,整個箱子就宣告廢除銷毀,而箱子的成本已經是幾萬歐元。正是這種一絲不茍、追求極致的精神,讓這些品牌到今天為止還熠熠生輝。
這對我的啟示是:新東方一直以追求最好教學產品和最高教學質量作為發展的宗旨,但我們追求質量的態度,有的時候還會左右搖擺,沒有堅定不移地極致過。到今天,我也不敢說,新東方的教學質量是中國第一的。未來,新東方的生存之道就應該死抓產品質量、教學質量和服務質量,其他一切都靠邊站。我們要在這方面發揚偏執的精神,所謂偏執狂才能生存。
第二、眼光要遠,格局要廣。
不管是LV還是Piaget,實際上都是被其他奢侈品資本集團收購的企業。LV,現在只是LVMH的一個全資子公司,Piaget也只是歷峰集團的一個子公司。這兩個奢侈品集團公司,都是通過收購,變成了全球最大、市值最高的兩大公司。LV和Piaget的創始家族成員,在集團公司中沒有任何份額,就是在賣給集團公司的時候得到了一點錢?,F在家族成員和這兩個品牌,基本沒有什么關系。
這給我的啟示是:做事情必須站在更高的格局,用更遠的眼光來布局未來。未來新東方應該在教育領域,進行完整的產業鏈收購布局,控股或者全資收購更多的和教育產品、內容、系統相關的公司,組成一個能夠全方位為中國老百姓提供優質服務的綜合教育公司。
我們既要在每一個細分領域做到最好,做教育領域的LV或者Piaget,質量達到極致,同時,也要做LVMH或者歷峰集團,整合教育資源,發揮教育的最大效應,以更好的產品服務更多的大眾。
第三、創新第一,變革發展。
我四年前也參訪過施耐德公司,那個時候他們已經把創新掛在嘴邊,但那個時候我沒有看到他們真正的創新,展示的東西還是各種復雜的開關系統。這次到施耐德,讓我大吃一驚,他們已經做成了非常到位的IOT(物聯網)。他們現在所造的電氣產品,已經全部用物聯網進行鏈接,并且產生了巨大的數據價值。公司的收入,已經40%來自物聯網相關業務。
這給我的啟示是:新東方五年前就開始講三化,希望能夠用系統、平臺、科技,把內容、產品、教學等連接起來,打通后臺中臺前臺,但到今天還是有點七零八落。深究到底,是我沒有真正重視創新與變革,沒有用決絕的決心,來顛覆過去,創新未來。
發展是需要代價的,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領導人要有洗心革面、放棄過去、從零做起、勇創未來的決心和能力。
第四、思想精神,引領永恒。
這次到巴黎,專門去了莎士比亞書店、先賢祠和雨果故居。莎士比亞書店,今天就是一個普通書店,但20世紀初風云世界。書店創始人畢奇,庇護了一大批偉大的作家,包括喬伊斯、茨威格、海明威等,因此書店成了一個文化品牌。
先賢祠里安葬了盧梭和伏爾泰等,法國人民對于自由、平等、博愛至死不渝的熱愛,都是來自于這些偉人。一個民族對于價值觀的堅持太重要了。雨果是法國的良心,《巴黎圣母院》和《悲慘世界》等著作,不僅影響了法國人,也影響了世界。
這給我的啟示是:一個書店需要有靈魂、一個國家需要有靈魂,一個企業也需要有靈魂。新東方的靈魂在什么地方,我們到底應該至死不渝堅持什么?不管財富還是其他誘惑,是不是都不能動搖我們對于最珍貴的東西的堅持?沒有思想和精神引導,沒有對于核心價值觀的堅持,發展又有什么意義呢?
第五、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艱難能夠讓一個人頹廢,也能夠讓一個人堅強。
LV和Piaget的創始人,都是從卑微的身份開始創業,一個是打包工人,一個是山區農民。但他們的勤奮、聰明、堅持,讓他們成就了百年事業。瑞士是一個到處都是高山的國家,自古就特別貧困,但這樣嚴酷的環境,養育出了一個堅定堅強的民族。
古代打仗,凡是有瑞士雇傭軍的地方,都沒有人能輕易取勝,因為瑞士人強悍不屈。后來的瑞士,一心一意謀發展,兩次世界大戰都宣布中立,利用這個機會,把自己變成了世界金融和奢侈品中心。后來旅游業發展,又更使瑞士日新月異。
這給我的啟示是:任何艱難,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都是上帝給你的珍貴禮物。今天中國的經濟遇到了一定的困境,我們是在困境中失敗,還是在困境中歷練自己,為下一次輝煌而奮發?這不僅由客觀情況所決定,還由我們的精神力量所決定。
事業的發展不會總是一帆風順,考驗一個人和一個組織能力的,是在困頓中他的能力和態度。就像駕駛員,只有在困難的道路上,才能顯出他的駕駛能力與眾不同。
第六、做最好的,買最好的。
人的一生,最多不過百年,一生做不了太多的事情,要做,就做最對得起自己、最有價值、最好的事情。交最好的朋友、做最好的事業,因為凡是恒久流傳的東西和情誼,都是最好的。
另外一個感悟是,如果買東西,就應該買最好的,買十塊一千元的手表,肯定不如買一塊一萬元的手表更加有保存價值,因為好的東西才值得我們珍藏,好的東西也才會升值,時間不會把價值消磨掉,就像老酒,越存越香才好。不做最好的,是人生浪費,不買最好的,是資源浪費。
一路匆忙走過,思考也是淺薄的,以上一點體會,供大家參考。